北非谍影·多彩摩洛哥
这个若干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国家,过去额是世界上签证最繁琐的国家之一。在2024年06月01日起,摩洛哥国王访华,开始推行对中国公民免签的政策,让大家渐渐打开对它的认知。此后短短的2-3年内,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时常会出现摩洛哥的身影:蓝色的立体山城“舍夫沙万”,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在大西洋之上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还有台湾作家三毛小说的神秘加成,让不少国人趋之若鹜!看到很多朋友推荐的照片,我也对它心动许久由于疫情,摩洛哥旅游计划搁置了3年之久疫情期间,摩洛哥的旅游限制也是很严格终于在2024年的8月,中国恢复了摩洛哥的旅游许可这个国庆,让大家跟着旅游网,重返摩洛哥!















非常幸运,与13位来自祖国各地的游侠同行执着于摄影创作的贾老师,边老师,风韵高雅的摄影师兼模特王老师“人未到,笑声先到”的老段,筹备了一大箱衣服的敬业模特童童和萌萌快乐闺蜜游的张老师和春梅老师,买爆摩洛哥的周老师和赵老师还有蜜月夫妻屠老师和杨老师,低调有才华的Morina老师当然,还有最最超帅气的领队飞翔,加上阿拉伯语说的比中文好的帅哥导游千年菲斯古城
午后,大家从布日卢蓝门(BabBouJeloud)第三进入菲斯老城,细心的小伙伴必然会发现,布日卢蓝门的两面颜色有差异,正面是显眼的菲斯蓝,背面是素雅的绿色墙面砖,一座古门好似一个时光隧道,跨越千年回到那个热闹非凡的年代。





















出了老城,大家顺道打卡了。它是摩洛哥国王的宫殿之一,现在还在用中,大门可以参观拍照,金光闪闪的墙面砖雕饰,尽显皇室的华丽富贵。





作为现代城市人,白天的古城集市难以满足大伙的购物欲望,晚上组团逛了当地商场,看看愈加生活的集市。



意料之外的罗马遗址
原本计划去拉巴特的舍拉遗址,由于古址保护关闭了,大家临时选了个替换点,意料之外收成一个很好的古罗马遗址。沃鲁比利斯古城建于公元前3世纪,曾是北非古国毛里塔尼亚的首都,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要紧前哨,有着很多高雅精致的建筑物。该考古遗址是一个富饶的农业区,在这里挖掘出土过很多要紧遗迹和文物。古城里留有保存完好的凯旋门和剧场的白色石圆柱。甚至连古城的街道、居民住房、油磨房、公共浴室、市场等都依旧明确可见,这里还有很多镶嵌式的壁画。













蓝蓝蓝蓝蓝色之城
舍夫沙万,应该是不少人对摩洛哥刚开始认识的地方,蓝色的建筑和立体的街道,白色的墙面,精致的窗花,让不少旅游人惊叹。舍夫沙万坐落于里夫山脉,被一道依山而建的城墙包围着。在15世纪末的时候,安达卢西亚的摩尔人,从西班牙渡海来到这里定居。起初建的时候是一座堡垒,渐渐才形成了一座城,于是有了舍夫沙万。那时候这里并非蓝色的。到1930年这段时期,从西班牙逃难过来的犹太人,由于遭到宗教迫害,辗转来到了舍夫沙万这座有着天然屏障的山城。在犹太教里蓝色代表着天空和天堂,于是他们用一种叫Tekhelel的贝类制成天然的颜料,将房子外墙都粉刷成蓝色,期望可以获得上帝的保护。他们还在自己家里院子里种上塞维利亚的橘子树,或许这是他们默然的乡愁。舍夫沙万虽然地点偏僻,却屡屡遭受战乱之苦,后来山城里的其他居民也期望得到庇护,纷纷效仿,于是整个山城得以慢慢重建,全部被蓝色所包围。

小新特地带了摩洛哥当地的服装“杰拉巴”,白色的长袍,尖尖的连衣帽,配上尖头皮鞋,成了最亮眼的模特。透过帽檐,可以看到他欣喜的笑容(偶像包袱起来了)



傍晚村里游客比较多,大家直接来到了半山腰上的西班牙教堂,这里可以俯视整个舍夫沙万城,高低错落的山城,蓝白相间的建筑,独具魔力。






★二刷舍夫沙万-蓝色小城的最好看的晨曦
摄影需要丰富的光影,简单的背景,所以大家选择了第二天一早再刷小城,趁着商铺还没有开门,游客们还没有到来,探寻街头巷尾的小景拍拍,等着当地人慢慢点亮这座小城。






















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风
丹吉尔这个城市可能不少人并不了解,但大伙一定了解“直布罗陀海峡”,它是摩洛哥的海峡城市,与欧洲西班牙隔海相望,近期的地方只有20公里,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直接看到对面的山脉。丹吉尔不只有直布罗陀海峡,还有一个网络红人溶洞“非洲洞”,由于其形状非常像非洲国内的样子,而被社交媒体传播成网络红人,现在还要收取高昂的门票才能进入,互联网的力量造福一方人啊。


离开网络红人洞,在丹吉尔酒店放好行李,大家迫不及待的来到直布罗陀海峡边,吹一吹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晚风,看一眼非欧国内的日落。








作为一只合格的风光狗,第二天早上的日出,势必也不可以错过。





最喜欢的蓝白小城
这是一个大西洋边的小城市,保留着一座由葡萄牙人始建于15世纪的堡垒,现在已经成了一座艺术小镇。自1978年开始,每年8月都会在艾西拉老城举办壁画节,来自世界的各国艺术家都云集于此展开奇思妙想,据了解只有最好的一些壁画才会保留下来。走进艾西拉老城,干净的石砖街道,清脆的海浪拍打礁石声,蓝白色是这里的主要色调,街道上处处可见有趣的笔画或者小插画,比蓝色的舍夫沙万多了一些出人预料的惊喜和干净,也比千年老城菲斯多了一些艺术气息,是我全程中最喜欢的城市,每个小巷子,都会带来不同的视觉和体验。












今天也是行程的倒数第二天,大伙也经过多日的熟知,渐渐放飞自我……





这货才是首都
摩洛哥的首都并不是是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而是在它北面的拉巴特,尽管整个城市的公路宽敞干净很多,但仅有一座高楼的拉巴特,一点没首都的奢华,更像北京一样很低调的城市。没留太多时间,参观了下拉巴特的海边城堡“乌达雅堡”,这里也是碟中谍的取景地,修旧如新的城堡,少了一些历史的气息。







行程以外的吃吃喝喝
摩洛哥之行,非常重要也是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当地人对镜头的恐惧感和排斥,当地传闻着相机会摄取人的灵魂,所以每当看到你拿起相机拍当地人时,他们都是拒接或者逃避,甚至开口斥责,相机仅仅被创造出来百来年,可见宗教对一些新鲜事物的进步还是有肯定排斥。来之前了解会有排斥,不过行程走下来,发现大部分青年还是想同意拍照的,甚至还有一些想一块合影,年龄大的老年人,特别是一些妇女排斥比较多,应该注意些摩洛哥用迪拉姆,每一个大城市的路边都可以看到兑换点,USD欧元同意比较多,A尝试了下TM取钱,居然每笔收取35迪拉姆的手续费,非常不合算因为欧美游客比较多,当地的旅游消费还是特别高的,路边的卫生间收费,基本2迪拉姆一次,约等于人民币1.5元,在国内收费1元都会被骂死,不过也是由于当地水资源紧张吧。买旅游纪念品,价格浮动非常大,需要各种还价,一般老板要价都还是比较高的,舍夫沙万大多数物价还比较正常,菲斯要价比较高。阿拉伯语为主,还有法语,英语,西班牙语等等……我一个对吃没太多需要的人,来了摩洛哥也感觉到了这里的美食贫乏,塔吉锅,库斯库斯,烤串等当地食物,吃了1-2天后,慢慢失去了欲望,对比下来杭州不算美食洼地了。最后在卡萨布兰卡的中式快餐,意料之外成了全程最美味的一餐





结语
摩洛哥之行,感受最深的是丰富的旅游资源类型,有沿海度假城市艾西拉,索维拉,丹吉尔,还有千年老城菲斯,马拉喀什,合适私奔的小城舍夫沙万,还有浩瀚的撒哈拉沙漠,古罗马遗址,各种古城,土村落等等,车程虽长,但每一天都会有出人预料的惊喜。趁着今年刚恢复摩洛哥旅游,中国游客还不多,强烈案例大伙抓紧出发。